CI/CD - 部署

参考资料

刀耕火种的手工作坊时代:古老的SSH

以前的部署方式就是通过ssh实现,ssh是Linux内置的一个网络协议,通过ssh来实现远程登录以及文件传输。比较常见的可以通过ssh的sftp协议将本地编译好的应用(比如java中的包)传输到服务器上,或者通过ssh远程登录到服务器上然后git下载源码编译,然后在服务器上起一个持久化的应用。

进一步,可以编写一些自动化脚本帮助实现这类操作,例如自动运维、一键部署等。

然而,总的来看,将一个后端服务在服务器上启动的方式有很多种,但是这些方式也还是逃不开粗糙的本质,透过花里胡哨的操作与自动化脚本,究其本质还是脱离不了ssh的限制。其内核还是一个一对一的操作,即一个终端对应一个服务端,这就决定了不论怎么样,这种部署方式对于大规模去应用是不可行的。不管做到何种地步都逃脱不了其手工作坊的本质,更何况还会有各种各样运行环境带来的边界问题。

工业革命的制品工坊:Docker Image

docker的环境是一个系统级别的环境,比起应用级别的环境更加底层也更加彻底。系统级别的环境隔离意味着在所有的环境都拥有完全一样的上下文,一台服务器的成功意味着所有服务器的成功。所以我们可以看到,环境隔离是多么重要,而的成功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此。

docker意味着所有的操作都是可复制的。而工业制品与手工业的区别也在于此,后续,软件工程师们围绕着的强大隔离性和原子性,出现了诸如自动扩容、滚动升级、高可用、分布式以CI/CD等一系列提升软件质量与服务稳定的优秀实践。

基于Docker Image的持续部署

基于Docker的持续部署是Signal(发送端)、Proxy(接收端)、worker(执行端)组成。可以将一次git提交作为发送端,触发Jenkins流水线任务(接收端)、去执行预设的Pipeline脚本(执行端)。同时,执行端可以是Docker Compose、k8s等。

需要理解 发送端 ——> 接收端 ——> 执行端 这个流程